行车记录仪这个产品,近几年才开始在国内兴起,尤其是在2012年、2013年以后,它的销量开始出现井喷式增长。
但是跟庞大的汽车保有量相比(截止2016年底,全国有1.94亿辆左右),行车记录仪的市场份额还有一定成长空间,有数据显示,2015年行车记录仪整体出货量约1000万套。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人们购买行车记录仪的目的单一:仅仅是为了防止碰瓷。使用频次并不高,使行车记录仪完全沦为了一个摆设。
当依靠单纯摄录功能的行车记录仪已无法满足消费者时,一些新的产品顺应而生,其中微格互动(871333.OC)的Autobot系列产品就是一个典型代表。
今年3月微格互动发布一项名为Autobot S的行车记录仪,同时这也是国内第一款基于深度学习的行车记录仪,与市场上已有的同类产品相比,Autobot S更强调汽车驾驶过程中的预警提醒功能,且监测范围更广、反应更为灵敏。
一、“这是一款能提供保驾护航的行车记录仪”
微格互动成立于2011年,2014年开始从事汽车配套软硬件产品的研发与销售,其中行车记录仪一直是营业收入的主要来源。
这次新发布的产品亮点在于图像识别算法技术,即摄像头能测出前方的车跟自身车之间的距离,即使是在高速的情况下,也能在发生碰撞下也会至少提前2S预警。
这个功能可以概括为ADAS安全提醒。
所谓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最开始的应用是在一些高端高配车上,制造商在前装配置中加入ADAS系统,即可实现部分自动驾驶功能。典型的就是Mobileye为特斯拉制造的自动驾驶系统Autopilot。
炫酷、高科技,同样也是高价位,不是我们这群穷屌能消费起的。
有没有什么方式能降低价格,让普通大众消费者也能享受到ADAS产品带来的益处?微格互动就看中了这片尚处于蓝海的领域。
它将ADAS与行车记录仪结合、优化算法的同时使用更便宜的芯片。Autobot S,价格只比普通行车记录仪高一点,但同时又提供保驾护航的ADAS功能。
CEO郝亚伟向读懂君介绍:“在消费者对ADAS普遍不了解的背景下,这是一个偏早期、需要教育的市场。如果花几千、上万元买一个ADAS产品,意义其实不大。
现在老车、二手车的市场前景同样广阔,当它们的相关配备没有那么齐全时,我们就可以提供这样的产品给予使用。只是在后装市场,消费者对于价格普遍比较敏感。因此将这款产品的众筹价定为599元,而目前淘宝上销量最高的几款行车记录仪价格在300-500元之间。”
ADAS安全提醒功能重点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是前部碰撞预警。在车速>40KM/h时,AutoBot S能判断前车50-100米的状况,结合本车与前方障碍物的碰撞时间和安全距离,在碰撞前2秒会发出警报提醒,远远超出市场其他依靠芯片支持的ADAS产品20米的有效距离。
其次是车道偏离预警:在60km/h以上的高速行车中,可以通过车身与相邻车道线的位置关系实现偏离预警功能,能够精准识别白线,虚线,黄线。
此外还有虚拟保险杠功能。即在10-30km的低速状态下能够刹车避免碰撞,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防止溜车追尾情况发生。
一旦遇到危险,预警就会通过三种方式提醒——语音、App、呼吸灯。语音比较好理解,即人声提示。App是指在连接上记录仪后,在记录仪画面直播界面或者ADAS界面都有明显颜色的闪烁提示。此外,AutoBot S的呼吸灯是由24颗LED灯围绕成圈,预警时分便会出现闪烁的红灯。
二、“不是谁随随便便就能搞出来的”
看中行车记录仪这个汽车分支领域的企业,不只微格互动一家,小米、360、凌度、趴趴狗·····,无数张眼睛虎视眈眈地盯着这块“蛋糕”。
没有大企业自带流量的特征体质,也并非该领域的早期先行者,一个后起的新兴品牌要想突击崛起,唯一的办法就是把产品做的更好,好到极致。
从积累数据、招揽人才,选择芯片,到研究算法、验证测试,深度学习。
这个过程,微格互动花费了近2年的时间。
CPO蔡亮告诉读懂君:“目前来讲我们有很大的先发技术优势,因为这个东西不是谁随随便便就能搞出来的。”语气激昂,颇为骄傲,眼神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先来谈谈他们的数据库。早在2015年9月,微格互动的第一款行程记录仪产品Autobot Eye就已面世,当时的产品真的只是单纯的摄像头,唯一的区别就是可以跟手机连接,把图像传到手机上,并分享至网络平台。而那个时候,其他的同类产品还需要把SD卡取下,通过电脑才能观看记录情况。
自然,跟手机的打通只是第一步,对微格互动而言,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搜集数据。当汽车出现碰撞、急刹车等情形时,行车记录仪就会自动录下10秒的视频,同时自动储存并在公司的云端备份。这就意味着,每多卖出一款产品,就多一份数据提供。
数据库自然重要,但有钱的厂商也可以砸钱买到手。Autobot S真正的壁垒在于如何把算法优化落实到更便宜的芯片上,这个环节,算法和技术人员是核心。
目前国内的厂家制作配套产品主要依赖于方案商的设计,可惜现阶段大部分的芯片并不能直接提供与ADAS有关的功能,对于如何把芯片的系统切入融合,方案商常常束手无策。
微格互动的突破就是在于能够将语言移植、开发于一款自己心仪的芯片——安霸之上。设计师采用基于A12内核打造的S2L33M处理器,保证最终使用时的图像识别率、反应灵敏度、以及整体成本等都维持在一个相对最佳的状态。
这个设计的工程师有多难找,蔡亮直言:“这类产品还没有普及,并不像iOS的开发者一样,遍地都是。我们需要他有一个跨专业的基础,既懂软件,又懂硬件,而这样的人很少。”
现在微格互动专门从事算法的有3-4人,其中主要由CTO 欧超负责。
欧超和郝亚伟、蔡亮一样,都曾就职于阿里。由于之前的工作积累,欧超很快便熟练了这类产品的算法,并不断追求其精确度。
“我模拟一段视频,很多时候产品可能在电脑上识别的挺好,但是实际测试的时候,却因为发热、电压等不稳定的情况影响效果,所以需要花时间反复试验。”欧超表示,“AutoBot S还只是个开始,随着未来产品卖的越来越多,产生的数据就会更多,将更加有利于接下来深度学习的开展”。
三、“今年上半年目标营收同比增长3倍,实现全面盈利”
下一个问题来了,AutoBot系列产品看上去那么牛逼,它的销量情况怎么样?微格互动产品的增量空间又有多大?
自2015年生产了行车记录仪的产品开始,“行车安全助手”板块的营业收入就一直保持在50%以上。值得注意的是,微格互动的第一款行车记录仪产品——Autobot Eye是在当年的9月份上市,也就是在9月—12月这短短4个月的时间里,Autobot Eye就卖出比例占到当时主营业务收入的65.27%。
2016年AutoBot系列相继推出3款新产品,但技术上仅为原来基础上的不断优化。可事实是2016年业绩增长的还不错,同比增长100.75%,这次的业绩拉动增长主力是车载生活助手,尤其是手机支架这块。
这个东西技术含量不高,单价也低,所幸毛利率还算可以,最重要的是:量大。几乎每一辆车都需要有一个。凭借优美的外观设计和舒适的手感材质,2016年微格互动的支架销售量是120万个,在整个支架分支行业中排名第一。
“支架是把我们整个品牌都拉动了一下,现在行业里都知道我们有一款产品是分支领域的第一名,而且量巨大。这对接下来新产品的推出以及与供应商的合作都提供了大量的便利。” 郝亚伟感概,“包括做渠道也是,去年做渠道其实让出了很多利润,今年我们已经不需要再让这些利润了,因为市场证明我们的产品卖的很好,而且现在渠道也多了”。
渠道,扩展渠道,增加销售量。这是目前除了产品研发外,最要紧的事情。
一直以来,微格互动的销售渠道和形式都比较单一,主要通过淘宝众筹、点名时间等线上众筹平台和第三方天猫商城、京东等线上电商渠道进行销售。
没有开拓线下,没怎么投放广告,大多数销量都是自来的。“现在来讲,我们去做这个事情得不偿失,目前更多还是处在一个养的阶段,得养到一定程度才会去投放广告。”
当问到今年的预期销量时,郝亚伟给了一个很肯定的回答——“去年Autobot系列的销量是8万个,今年随着Autobot S的推出,销量目标会在15万-20万之间;另外手机支架的销量今年也会明显增长,目标销量大约在300-500万之间。”
郝亚伟还表示,“接下来即将发布的半年报中,营收目标将同比去年上半年增长3倍,力争将净利润扭负为正,全面实现盈利。”
Autobot新品磁吸U支架京东众筹中
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亚视汽车 » 小米、360、凌度都在争抢的市场,这家创业公司凭什么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