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晨被法院裁定破产重组,车市寒冬中又一个车企倒下了

在今年广州车展如火如荼之时,另一则重磅消息引起了笔者的注意。据国内媒体报道,11月20日,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受理债权人对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重整申请,…

在今年广州车展如火如荼之时,另一则重磅消息引起了笔者的注意。据国内媒体报道,11月20日,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受理债权人对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重整申请,判决书原文如下:“华晨集团存在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的情形,具备企业破产法规定的破产原因。但同时集团具有挽救的价值和可能,具有重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资不抵债,具备破产条件,与宝马合资的华晨如今走到这一步不禁令人唏嘘。鼎盛之时,华晨集团旗下拥有三大自主汽车品牌(中华、金杯、华颂)、两大合资汽车品牌(华晨宝马、华晨雷诺)、以及近五万名员工,也是辽宁唯一拥有2000亿级体量,两年时间冲进世界500强的企业。

华晨破产,看似意料之外,但在此之前,早已暗流涌动。瞬间的爆发,无一例外尽皆是蓄势已久的结果。

2019年,宝马抛弃了合作多年的华晨,转而与长城签署了合资经营合同,双方各出资8.5亿元人民币,双方各持股50%,成立光束汽车公司,生产全新的mini电动版车型。不仅如此,距长城汽车相关人士透露,不但未来有望投产MINI全系,同时底盘业务的消息也显示在铺设宝马3系生产线,预计2024年开始量产SOP。

除了在国内寻找强势的合作伙伴,宝马还在强化华晨宝马的控股权。到2022年,宝马将持有华晨宝马75%的股权,无论华晨汽车是否破产重组,都已经接近完全丧失合资公司的话语权。

华晨汽车用事实证明,即使抱了华晨宝马这样的大腿,还是有破产的风险。打铁还需自身硬,羸弱的产品力终究无法获得长久的市场,华晨汽车再次为自主品牌车企敲响警钟。

与华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群优秀的自主品牌车型,例如吉利、长安、长城、比亚迪等有实力、有技术、有能力的自主品牌。吉利在收购沃尔沃之后,整合沃尔沃优势资源,迈入造车3.0时代,打造旗舰B级车吉利博瑞,一经上市便突破自主B级车天花板,树立自主B级车产品标杆。时至今日,博瑞用硬核实力稳坐自主B级车累计销冠,引领吉利以及自主B级车继续向上突破。

除了收购沃尔沃以外,吉利还同奔驰合资,基于Smart推出智马达汽车有限公司,但以吉利的雄心,很难想象会满足于一款电动微车。以吉利的技术实力和研发实力,完全有能力承接奔驰品牌车型的投产,未来奔驰C级等奔驰品牌主力车型是否也会转交吉利-奔驰合资公司投产?值得我们期待。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吉利还与戴姆勒就一款用于下一代混动车型技术的高效动力系统展开合作,双方都将高效动力系统技术视为当下汽车工业转型的核心之一。与华晨的拿来主义不同,吉利与戴姆勒的合作将包括工程研发、采购、产业化及效率举措等,双方将利用其全球研发网络,共同开发混合动力系统解决方案。

华晨背靠宝马,吉利拥抱奔驰,曾几何时相同的自主品牌,如今走上了不同的道路。究其原因,还是华晨集团逐渐迷失自我,患上了“合资依赖症”,尤其是傍上宝马这个“大款”后,华晨集团更是失去了自主创新的动力。自主关键核心技术缺失,产品和设计实力不济,市场趋势把握不准,种种表现为如今的结果埋下了伏笔。

吉利则依靠沃尔沃的技术和研发实力不断修炼内功,提升自身实力。除此之外,吉利还收购马来西亚宝腾公司、入股戴姆勒公司等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投资合作,吉利的这些收购和合资,其实也是对技术的一种投资,为自身输血。要想长期在市场中立足,只有真正掌握核心技术和研发实力,提升自身的竞争优势,否则到头来还是免不了破产清算。

优胜劣汰,从中长期来说对自主头部企业反而是利好。生死时速的竞赛,必然重新涤荡行业局面,洗牌资源配置,从野蛮生长的混乱中恢复健康上行的秩序。当之前通过山寨、仿制的手法在市场未成熟时混得一席之地的车企纷纷落马,则一旦市场从寒冬回归往常,则强者将分享弱者沉沦后剩下的所有份额。而从另一端去审视,消费者也势必在新常态的背景之下更趋理性,加之中国民众越来越懂汽车,也会从终端加速优胜劣汰。

勿怪行业的丛林法则太过残酷血腥,去芜存菁的马太效应掀起浪涛,被冲击至死的弱者只能成为史页上令人慨叹的名字,而强者则更加坚若磐石,继续待发蓄势,向阳前行。

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亚视汽车 » 华晨被法院裁定破产重组,车市寒冬中又一个车企倒下了

相关推荐